实施旅游扶贫,助力全面小康——————李金早

重渡沟风景区,感动千万人的故事

重渡沟十八年。沧桑巨变

是什么打动了国家旅游局局长?
又是什么让重渡沟感动千万人?

旅游扶贫是物质和精神“双扶贫”,持续性强,返贫率低。————李金早
旅游+扶贫:开创我国旅游与扶贫的双赢格局!——李金早

重渡沟村在旅游开发前全村人均收入不足500元,“失学儿童多,光棍汉多,赊欠贷款多,聚众赌博多,酗酒滋事多,信教的多”等“六多”现象十分突出,久治不愈。

家家户户住的都是土坯房,喝的是椮子汤,穿的是破衣裳,坐的是石凳子,睡的是竹板床。

重渡沟村是出了名的穷村。人均耕地不足2分,80%是坡地,庄稼只能望天收,平时老百姓主要靠砍点竹竿、卖点木实、挣点小钱过日子!

重渡沟的村民外出,谁都不想说自己是重渡沟人,怕别人笑话,怕别人看不起。

直到他的出现……彻底改变了全村人的命运
重渡沟的拓荒者——马海明

时任潭头镇副镇长的马海明,不忍重渡沟村民守着宝藏却一贫如洗,带领全村老百姓,披荆斩棘,破开千重困难,将重渡沟这颗蒙尘的明珠开发了出来。

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他的执着精神,他的博大胸怀,深深地感动了这穷乡僻壤的老百姓,他永远的活在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心坎上!

1999年重渡沟村开始了乡村旅游开发,,依托重渡沟景区这一平台,家家户户从事旅游接待服务,村民的经济条件、精神面貌大为改善,现在已经是风景如画,美不胜收!

原来的“六多”变成了“六有”,即家家有宾馆,家家有经理,家家有汽车,家家有名片,家家有雇工,家家有10万以上存款,被誉为“中国农家宾馆第一家”,由过去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。

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9年的400多元增长到2014年的2.75万元,15年增长了60多倍。全村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了本质的提升!

优美的自然环境,吸引了无数的城里人来观光旅游,休闲度假。

张一弓曾这样赞誉重渡沟
高峡飞瀑藏幽径,
绿水秀竹怀古情,
竖看山水横看竹,
上听鸟语下听泉,


2013年5月19日,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、国务院副秘书长毕井泉等有关领导陪同下,进入重渡沟风景区调研旅游发展带动农民致富情况,感叹道:“在这里看到了深山区群众通过开发乡村旅游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,这在全国都是有意义的,这个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。在栾川看到了旅游的希望,看到了乡村旅游的前景。重渡沟创造了新兴的旅游模式,不错!不错!”

“我生在潭头,长在重渡沟,算是重渡沟人,我百年以后,就是化成灰也要壮一棵咱重渡沟的竹子!”————马海明

从今天开始,你又长大了一岁,生活的快乐和烦恼在前方等候着你,愿你能更加懂得生活,理解人生,创造价值,贡献社会。————马海明给女儿的生日祝福短信


时光荏苒,美丽的重渡沟,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!
这就是重渡沟的故事!如果您也喜欢这个地方,等春暖花开时节,就来这里慢慢品味吧!
(转自公众号:全景栾川)